台灣語言生態如須再一次改頭換面,所需的資源和力度都將不亞於「國語運動」。然而台灣已經走出那個雷厲風行、唯命是從的戒嚴時代,邁入多元民主社會,在紛亂的輿論當中,「讓事實說話」也許是在風雨中前進的最佳途徑。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 調查報導 ,共同打造 多元進步的社會 與媒體環境。 The Reporter is a non-profit media organization founded by The Reporter Cultural Foundation. We focus on in-depth ...
研究所讀新聞,工作就是個寫字的,做著描寫與記錄的工作,只不過在某些時刻,看著眼前發生的事,明白這不是讓人可以置身事外的戲。 所有文章(32)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從禁絕到依賴,台灣跨國勞動政策無法逆行的轉向 台中火車站前的「第一廣場 ...
中國內蒙古,藍天白雲大草原,蒼狼白鹿蒙古馬──其暗面是觀光圈地、動物營利、生態破壞、傳統式微,以及愈來愈走火入魔的直播與攝影風潮。中國每天有幾十億人次遊走於直播平臺,各種不同類型的網紅主播崛起,各種光怪陸離的景象如病毒一般在線上線 ...
2015年10月底,《報導者》採訪團隊在高雄煉油廠停工前夕深入廠區,藉由現場目擊與拍攝、訪談多位中油不同世代員工,綜合寫成一名工人阿昌的故事。阿昌並非真實人物,但從真實素材而來。此數位專題將以他的遭遇、回憶及情感,在灰濛的廠煙下,描繪一整 ...
詹偉雄/從聖母峰到殘暴之巔k2,女性登山史的過去與未來 《殘暴之巔》作者聚焦於女登山家們謀畫8千米計畫中的性別壓力,這讓她們在登山過程中得做出更不尋常的作為與努力,而最終走向生命霎然的殞落。我們見到女性主權在人類歷史中顛簸前行的另一種面貌,在極端區域的地球表面,女性 ...
《鋼之鍊金術師》和《進擊的巨人》到底帶給我什麼啟發,該如何化解那些矛盾呢?除了不放棄去理解、勇於為他人付出之外,我想引用在2023年台中捷運事故中過世的學者林淑雅曾說過一句話:「唯一可以跳出政治意識泥淖的,就是堅持人權這個概念。」 20小時 ...
寫字的人,新聞工作十餘年,曾任《鏡週刊》人物組、《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等媒體記者,擅長議題、人物、漫畫、文化、教育等領域新聞。目前為獨立撰稿人。 多數人認為「性」是極為私人的行為,但在現實中真是如此嗎?
「化作春泥更護花青年行動聯盟」發起人,現為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所有文章(7) 蔡中岳/不要再有下一次停電,我們該做什麼? 夏季用電高峰還沒來,5月卻兩度全台分區限電,這是哪些原因造成的?極端氣候下的供電危機,不想再次陷入沒電恐慌 ...
2012年夏天落腳新德里,對印度又愛又恨,但基本上已達到著迷的程度。經營粉絲專頁「印度神尤遊印度」,著有《去印度打拚,走進另一個世界的中心》一書,現職中文媒體特約記者。 所有文章(10) 《理性》:印度教民族主義下,如何煉成一個迷你屠殺的 ...
「非常遺憾的是,不少留言的網友認為那是必要之惡⋯⋯對病患家屬來說,他們負擔過大;對其他醫院來說,他們不願意照顧;但對接收病人的瀧山醫院來說,可獲得高額的政府補助收入。所以,我們私底下稱為『除了病患本人之外,大家都很幸福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