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腋下肿块,许多人可能会把它归结为穿衣太紧或出汗发炎。实际上,腋下部位的淋巴结一旦肿大,通常意味着淋巴系统可能出现了问题。特别是淋巴瘤的早期,腋下的淋巴结会肿大且并无明显疼痛感。研究表明,很多被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都曾经历腋下淋巴肿大的症状,因此,如果腋下有持续的肿块,必须及时就医检查。
一番辗转求医后,2021年初,鄂州市中心医院的一纸诊断书如同晴天霹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IV期”。随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进一步确诊,更是让她的心情跌入谷底:淋巴结滤泡性淋巴瘤,3A级,一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的名字。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安全网络”,负责过滤毒素、运送免疫细胞,默默守护健康。 然而,当淋巴系统出现异常,特别是癌变时,它往往不会用“剧烈 ...
舌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当其发展到晚期阶段时,往往伴随着多种严重的症状。其中,舌癌转移至淋巴并出现吐血现象,通常是疾病晚期的显著标志。在晚期,舌癌的肿瘤细胞会不断增殖,侵袭周围正常组织,并向远处转移。所以,舌癌转移淋巴吐血,是晚期症状吗?
淋巴管与血管纵横交错于骨骼肌肉系统。大量研究已证实骨骼里的H型和L型血管能促进骨再生,然而淋巴管回流功能可否促进骨修复仍不清楚。1月2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中医药大学获悉,该校王拥军教授和梁倩倩研究员(通讯作者)带 ...
张金庆介绍,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往往会清扫腋窝淋巴结,这一操作可能会损伤腋窝淋巴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进而使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引发上肢肿胀,这就是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由于边缘区淋巴瘤的原发部位较多、分型复杂、异质性高,诊断难度较大,首诊就诊科室较为分散,包括血液科、淋巴瘤科、肿瘤内科、消化科、普外科、眼科、口腔科、呼吸科等,这会导致诊断不清楚,易被误诊,不同科室之间也缺少系统的诊疗路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 ...
适应性免疫在淋巴器官中产生,但人体淋巴组织在感染期间的自我防御机制尚不明确。鼻上皮是病毒进入的主要部位,腺样体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可产生早期适应性免疫反应。以往对人类淋巴组织感染的研究受限,部分原因是人体采样困难。虽然动物模型对淋巴组织防御机制的研究有一定进展,如小鼠的亚包膜窦巨噬细胞在淋巴结防御中起重要作用,但这些结果不能直接类推到人类。此外,新冠病毒(SARS-CoV-2)虽已被广泛研究 ...
边缘区淋巴瘤好发于老年人,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的9.4%。白皮书调研结果显示,我国边缘区淋巴瘤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9岁,男性占比为62%。但约有62%的边缘区淋巴瘤患者在首诊时未能获得明确诊断,且与发病部位存在相关性。
该病症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持续性发热、夜间盗汗以及体重显著减轻等。值得注意的是,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情况受疾病分期、亚型以及所采用的治疗方案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满足淋巴瘤患者的临床需求,弥补诊疗中的不足,全国30多位权威淋巴瘤专家历时7个月,精心编撰了《奥布替尼治疗B细胞淋巴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以下简称“奥布替尼共识2.0”)。该共识于海口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5年CSCO血液肿瘤学术大会上正式发布。
HIV-1 感染后,在记忆 CD4 T 细胞中形成的潜伏库是实现功能性治愈的主要障碍。尽管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患者血浆病毒载量检测不到,阻止疾病进展,但一旦停药,病毒就会从潜伏库中重新激活,导致病毒血症复发。“休克 - 杀伤” 策略是目前极具潜力的清除潜伏库的方法,即利用潜伏逆转剂(LRAs)激活潜伏感染细胞中的 HIV-1,再通过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如 HI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