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SN18 小时
童年记忆里的春节
吃过晚饭后,在洗得干干净净的大铁锅里倒入半锅水,在水上方放一根擀面杖,这便是灶家娘娘要骑马过的桥;还要扒尽灶火里的灰,把灶火门前收拾干净,放一个小方桌,上面供着表面切成旗花形的灶饼干粮、麦草扎成的小把“草料”、蚕豆、豌豆等捣碎的“马饲料”,点燃面灯, ...
临近新年,卖货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卖油苕、扫帚、针线、木梳瓜、茄、菜蔬等应有尽有。 ‌跳灶王 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 ‌舂米 一年辛苦到腊月,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
冯志《敌后武工队》的火爆,让贾正喜重回人们的视野。可是在小说出版10年以后,贾正喜的老伙计冯志英年早逝,年仅45岁。2007年8月,武工队的老队长杨寿增去世,享年90岁。
据《搜神记》记载,有个“如愿”的故事,后来演变成在除夕夜天将亮未亮时,家中的女性会拿棍杖击打积肥的粪堆,边击打边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大发利市。 宋代吴中地区有一种风俗,除夕夜小朋友会跑到街上喊着卖痴呆,希望把自己的痴呆转移给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