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优化
English
搜索
Copilot
图片
视频
地图
资讯
购物
更多
航班
旅游
酒店
笔记本
Top stories
Sports
U.S.
Local
World
Science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Business
More
Politics
时间不限
过去 1 小时
过去 24 小时
过去 7 天
过去 30 天
按时间排序
按相关度排序
腾讯网
1 天
AI加速基因研究,MIT团队用几分钟即可预测数千种3D基因结构
(来源:MIT ...
腾讯网
4 天
因为一种塑料板,这个实验室关停了79天
该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费尽周折,才确定污染源是一种全球都在使用的、用于DNA分析的长方形塑料片。之后,他们重新分析了5万份DNA档案,找出可能受到影响的少数案例,并进行了修正。在关停79天后,该实验室的DNA部门才恢复了正常运行。
6 天
一文读懂 PCR 技术,从基础到高手进阶(附 96 页进阶资料)
PCR 即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核酸扩增技术,能在体外快速复制 DNA 或 RNA 片段,就像 “分子影印”。1983 年,美国生物化学家 Kary Mullis 突发灵感,后来这项技术让他在 1993 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
生物谷
7 天
多样性引发逆转录因子
逆转录转座子是 DNA 片段,当转录为 RNA 时,它编码的酶会将 RNA 复制到基因组的 DNA 中——这是一个自我服务的循环,这使得基因组中充斥着逆转录转座子 DNA。
8 天
科学家破解DNA分离难题,推出同心圆高分子新方法
科学家们在高分子分离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同心圆状”分离方法。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能够有效地分离纯序列几乎相同的DNA,极大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这一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科学家的生物分子分离问题,还为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带来了广泛的应用前景。这项新技术的发布标志着科学家们在理解和操控生物分子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可能会改变未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方式。
央视网
13 天
亨廷顿病进展为何因人而异?科学家或发现推动疾病“元凶”
除此之外,该病的一个特征是,在40-45岁的年龄中最为多见,疾病进展因人而异。3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知道亨廷顿病的遗传元凶——有缺陷的HTT基因,但他们无法解释为什么患者的症状要很长时间才出现,以及疾病进展为什么因人而异。
instrument
21 天
安捷伦(Agilent)2100生物分析仪配套试剂耗材
5067-1504, Agilent DNA 1000 Kit, 用于300个样品, 适用于25-1000 bp的双链DNA片段的分离,大小确定和定量分析。 5067-1505, Agilent DNA 1000 Reagents, 用于25张芯片, 试剂盒包括25张芯片,试剂和耗材。 5067-1506, Agilent DNA 7500 Kit, 用于300个样品, 只有试剂,不包括芯片。
生物通
21 天
王延鹏研究组合作开发植物高效精准大片段DNA操纵以及染色体编辑技术
该研究于2025年1月13日,以题为“Precise deletion, replacement, and inversion of large DNA fragments in plants using dual prime editing”在线发表在 ...
instrument
1 个月
新品发布|杭州奥盛推出GeneCE-100生物片段分析仪
导读: GeneCE-100专为DNA、RNA样本定量和定性分析设计,自动化电泳系统一次可运行1-96个样品,实验步骤操作简单,无需人工制胶,可实现全自动样本检测。 近日,杭州奥盛推出了GeneCE-100生物片段分析仪新品,专为DNA、RNA样本定量和定性分析设计,自动化电泳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