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一名10多歲男性日前與家人至漁港用餐後,竟確診傷寒!疾管署今(11)日公布,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確診,研判可能因食用遭汙染的海鮮而感染。
A: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可持續 1 至 10 天。疾管署提醒,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 5 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
林詠青表示,個案返家後晚上出現痙攣情形,意識狀態不佳,至急診就醫,體溫高燒超過 40 度,且有嘔吐情況。經過電腦斷層,發現腦部腫脹,醫師研判是感染流感併發腦炎,收治加護病房給予流感抗病毒藥物後,目前持續在加護病房觀察。
在社群網路的推波助瀾下,外國新興菸品加熱菸,儼然成為時下年輕人的選擇。由於加熱菸沒有臭味,許多人誤以為這樣就能遠離菸害。不過,董氏基金會強調,加熱菸依然是有害菸品,「一樣會成癮、一樣會害人害己!」 ...
邱志勇表示,臨床上只需要採集糞便樣本,就可以完成對腸道菌代謝物的分析,也就是說,不只可對腸道健康的動態監測,家長更能有效了解孩子過敏狀況,並在追蹤過程中採取預防措施,減少過敏氣喘發作的風險。
女性停經後再出血,切勿高興以為自己「回春」,小心是子宮內膜癌找上門!醫師提醒,動物性食品、精緻碳水化合物,都是引發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因子。民眾需規律運動、保持健康飲食並維持適當體重,才能保持子宮體健康。
顧芳瑜提到,若是菜花,更是不痛不癢的疾病,且潛伏期與免疫力有關,因此可長可短,假設有接觸的情況,可是免疫力為佳,很多時候並不會發病,甚至到幾個月、幾年後,免疫力較差時,才會長出病兆。
專家黃立民指出,傳統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約為 4 至 6 個月,隨時間逐漸減弱。即使曾於去年施打疫苗,仍無法提供足夠的防護力。因此,建議民眾儘早至社區醫療診所預約接種流感疫苗,以因應未來的流感高峰期。
國人死於三高慢性病人數已經超越癌症,其中要小心高血脂!國健署提醒,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中,包括 高血壓 、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但高血脂容易被忽略,原因是初期症狀不明顯,且無法測量,較難發現,可能因此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
收養柴柴後,從醫師變成家長,王杏安認為她變成更具同理心的醫師。她進一步提到,當柴柴成為自己的兒子,每天即使吃了好幾種藥,癲癇還是持續發作,才理解病童家屬的感受與想法。此外,她帶著柴柴嘗試自費、健保的復健,現在則讓柴柴進入特教學校,不放棄任何早療的可能 ...
除了失智症以外,其他疾病的排程檢查也耗時費工,其中心導管檢查瞬間死亡率約為 ...
食藥署公布「113 年度市售食品中重金屬監測計畫」最新結果,完成 73 件抽驗,其中有 5 件檢出重金屬鎘不符標準,而 1 件澎湖海膽複抽驗時仍不符規定,處以新台幣 3 萬元罰鍰、2 件巴西蘑菇則因無法提出來源資料,各處新台幣 3 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