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深夜,国内沉浸在“迎财神”的鞭炮中,特朗普政府却悄然签署行政令,宣布将于2月4日起实施一系列新的关税措施。这其中就包括对进口自中国(含中国香港)地区的商品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
从阿里估值回归,到苹果与之合作。这不仅是全球企业对中国市场本土化需求的回应,也是中美科技企业从竞争走向互补的里程碑。其影响已超越企业层面,深刻映射出全球AI竞赛、供应链重构与资本估值逻辑的颠覆性变革。
过去一年,“在中国谁能拿下苹果的AI订单”这一备受关注的事件始终悬而未决。于国内AI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关键节点,于阿里来说,则象征着AI to C业务有可能会正式成为其极具想象力的“下一个曲线”。 此前《新立场》的文章《通义To C“被架空”的这一年》就提到过一个观点,阿里此前的架构决定了其过去一年没有对内部AI to C业务产生较高一致性的布局。显然到了 2025 年,阿里正在企图创造这一可能。
【潮汐商业评论原创】 大年初一的清晨,阳光还未完全驱散河北邢台清河县的寒意,95后青年张宇就已骑着电动车,在快递驿站前等待。他的身旁,摆放着三箱色泽鲜艳的车厘子,在略显陈旧的乡镇街道中格外惹眼。
在DeepSeek的一路高歌和赞美中,Kimi的新模型自然有些尴尬。去年,作为第一个出圈、并成功在C端爆发的AI应用,Kimi可以说是出尽风头,月之暗面的新模型更是被业内寄予厚望,但谁承想DeepSeek一鸣惊人,它以极低的成本成功训练出了与ChatGPT-4o相媲美的模型,在这一成果的对比下,Kimi新模型的技术进步就显得不太亮眼和突出了。
DeepSeek的热潮还在翻滚。 科技公司、车企或者是新消费企业,一时间都宣布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DeepSeek,成了当下的“AI显学”。 教育行业,也在积极拥抱这门显学。 网易有道、学而思、云学堂行业里做软件的,做内容的,做平台的都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
于百度而言, 业务上迫切需要能打的产品来商业化,尽快补上搜索支柱现金流缺口。 百度能做的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昆仑芯片,比如以DeepSeek为基础深挖垂直应用等。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江苏省科协在2月6日发布的文章指出,目前英伟达、微软、亚马逊这三家老牌科技巨头,已经宣布了自己和Deep Seek达成合作的消息,正式决定接入DeepSeek-R1用以提升自己在AI时代的产品竞争力。
苹果公司发布了2025财年第一财季业绩:总净营收为1243.00亿美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为363.30亿美元,同比增长7%;每股摊薄收益为2.40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 大中华区营收为185.13亿美元,同比下降11% (苹果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为2025财年)。
当DeepSeek在全球爆火,AI行业也到了该重新“算账”的时候。 以往,AI给外界的固有印象就是一场烧钱游戏,没有上亿资金的 ...
受益于2025年1月开始的中国补贴政策,高通对下季度预期的营收和non-GAAP每股收益也都不错,两项都达到了市场预期。虽然营收和每股收益环比有所回落,但这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