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盆、锔碗、锔大缸 …… 锔瓷匠走街串巷的吆喝声 如今已成为许多人的遥远记忆 然而,锔瓷这门传统手工技艺 却以非遗的形式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 ...
正月初八,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日子,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伴随着诸多传统习俗与禁忌。俗话说,“太岁不压头,银钱一大堆”,了解并遵循这些老传统,不仅能为我们新的一年带来好运,还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正月初八,探 ...
20世纪末期,我国发现了处在山西省境内的陶寺遗址,它的面积很大,从前期发展到后期总面积大约超过了300万平方米,当时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朝代比较久远的城镇遗址罢了,但是经过考古学家精心缜密的考察之下,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这有可能是我国最 ...
本报讯(记者王荔)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汾阳西外环宋墓M60的发掘资料。此墓墓室结构保存完好,内部砖雕壁画精美绝伦。经研究,依据墓葬形制以及出土器物判断,其年代为北宋晚期。 该墓属于仿木结构的六边形砖雕壁画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圹、墓室五部分构成。墓中出土随葬品共计12件,分为瓷器、陶器、铜器三类。其中瓷器有6件,包含瓷枕、瓷碗、瓷盘、瓷盏等;陶器有5件,器形为陶盘、陶罐等;铜器仅有 ...
西南山地青铜文明的典范、古代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盐源老龙头墓地再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晓铃经过发掘,考古人员厘清老龙头墓地的布局、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组合特征,出土7000多件(套)器物,为周边地区青铜时代文化谱系和年代研究提供了标尺和参照系新一轮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共出土了土陶、铜、铁、石、泥塑等各类器物400余件(组),以陶灯和铜钱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的玻璃珠等。 出土器物中较值得关注的一类是封泥,封泥图案有动物和人物,部分人物可能与西方古典神话有关。考古专家介绍,这些发现为研究龟兹地区 ...
经过四年的发掘,考古人员厘清了老龙头墓地的布局与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组合特征,出土了7000多件(套)器物。它们以陶器和铜器为主,另有铁器 ...
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通讯员范江欧美、陈声宇)眼下,“墨拓春秋·金石器物全形拓技艺成果展”在武汉博物馆一楼书画厅展出,吸引众多观众 ...
泾阳小徐村墓地出土的随葬器物组合(资料照片)。 出土器物上的戳印陶文(资料照片)。 本组照片均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泾阳小徐村墓地发现秦咸阳城北郊一处有规划的大型墓葬区 ...
墓葬保存基本完好,出土器物丰富,有陶、瓷、铜、铁、锡、金银、玉石、骨、漆木等器500余件,涵盖了饮食器、化妆及装饰品、文房用具、礼器、镇墓类器等。 由出土墓志可知,范氏家族墓地从北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延续至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至少 ...
秦汉栎阳城系列考古报告与以往报告有较大不同。报告中的器物展示包括了“器物照片+彩版器物图像(三维制图正射影像图 ...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参与1984年中国首批南极考察、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建站、先后五次赴南极科考的地质学家刘小汉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揭秘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的背后故事。(卢晓娜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