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上海通志馆编纂胡怀琛撰《上海学艺概要》一文,将中国画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发生的新变化称为“国画复活的运动”。他认为,这一运动是后五四时代本土文化艺术对外来冲击的积极回应,反映出中国画家在反思和调整五四时期激进的反传统态度,主张坚持民族艺 ...
1879年4月11日,于右任出生在陕西省三原县东关河道巷一个贫寒家庭,生母赵氏是插着草标买回来的,在他2岁时不幸病逝。当时父亲在外打工,于右任只能由二伯母房氏代为抚养。
27 分钟
来自MSN《唐伯虎传》:“别人笑我忒风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弘治十八年,唐伯虎梦想成真。新居终于建成了,他笑逐颜开,欣然将此处命名为桃花庵别业。自会试遭遇诬陷,已经六年。唐伯虎时年三十六岁。” ...
5 天
澎湃思想 on MSN解读沈曾植:从“碑帖兼收”到“以学养书”生于道光年间沈曾植(1850年4月11日—1922年11月21日)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动荡的大变革,在新旧交替之间,他于经、史、诗词、音韵训诂、西北与南洋地理、佛、道、医、古代刑律、版本目录、金石书画、乐律等无不精通,被誉为 “通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的“怒海丹心·甲午风云人物墨迹展”,其中的一件行书屏风,便存有副岛种臣的墨迹,一首歌颂“吴会莼鲈美,江南橘柚香”的诗被抄写在屏风的右扇上。有趣的是,在与之相对的左扇上,正是1873年曾给予副岛觐见诸多帮助,又为副岛的反复而愤 ...
【名家与南粤】位于越秀区文德北路146号的“粤雅堂”,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家苏庚春生前常去之地。如今堂内二楼进门左手侧,还悬挂着他手题的诗句一幅:“花气袭人知骤暖,鸟声穿树报新晴”。羊城对苏庚春而言是温暖的,充盈着花香鸟语。这从19 ...
8 小时
人民资讯 on MSN白云倚杖待君还郑子聃在金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年)第进士(见《中州集》),中第一甲第三人。
位于越秀区文德北路146号的“粤雅堂”,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家苏庚春生前常去之地。如今堂内二楼进门左手侧,还悬挂着他手题的诗句一幅: “花气袭人知骤暖,鸟声穿树报新晴” 。
2 天
news.ycwb on MSN书画鉴定大家苏庚春:结缘岭南半世纪 慧眼忠心护国宝位于越秀区文德北路146号的“粤雅堂”,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家苏庚春生前常去之地。如今堂内二楼进门左手侧,还悬挂着他手题的诗句一幅:“花气袭人知骤暖,鸟声穿树报新晴”。
没有更多了 ...
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现,即使一刹,即使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但光芒已向四面八方射散绽开。 1988年春末夏初,在五台山中台翠岩峰,因一座佛塔的修缮,数千枚闻所未闻、世所罕见的宋代金佛币“淳化元宝”,被工人们从塔基中挖出。如此惊艳夺目的发现,显露出大宋帝王对佛教的尊崇,也让后人窥见了一个王朝的重重心事。 五台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萨道场,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自东汉永平(58年-75年)年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