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花饽饽蒸出浓浓年味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颖通讯员张子洋张敏春节期间,鱼台县花饽饽非遗传承人程雅娟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刻。
吕文扬对美食的热爱早已深入骨髓,在他的美食探索版图中出什么事了,始终在寻觅那些独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佳肴。一次,他在朋友分享的旅行照片中,看到了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胶东花饽饽,那些栩栩如生的造型,或如灵动的鱼儿,或似娇艳的花朵,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眼 ...
2月5日一大早,家住平度市乡村的刘爱英老人就把自己亲手做的大饽饽和年糕拿了出来。当天早上,有不少家住城中回家过年的晚辈,踏上返程旅途,刘海英将自己准备多日的福饽饽分装给年轻人带回家,顺便把自己的祝福带回去。(半岛全媒体记者 ...
如今,王哥庄大馒头不仅入选省级非遗,更是“蒸”出了好日子,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金饽饽”。数据显示,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共有大馒头加工企业160多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2024年,该街道共销售馒头1.3万吨,产值达1.5亿元。
花饽饽,又称面塑或面花,是一种造型丰富、寓意吉祥的传统面食:老人过寿时定制“寿桃”型花饽饽,期盼长寿安康;婚礼上,龙凤造型花饽饽象征夫妻和睦、百年好合;百姓盖房上梁、小孩子过满月等,都有花饽饽的“身影”。“过大年,发面蒸花馍”,更是胶东半岛地区传承3 ...
1月24日7点30分,青岛盛客隆食品有限公司经理王晓琨来到办公室,仔细核对订单,匡算着春节前各类花饽饽单品、礼盒的备货量。春节前的一个月,是他和工人们最忙的时段。 “花饽饽订单量年年上涨,预计今年销量能够增加20%左右。”王晓琨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