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立法院刪凍政府預算爭議不斷,其中尤以故宮博物院受影響甚鉅。民眾黨立委吳春城提案凍結故宮3000萬元行政預算,條件是改用「壯世代」一詞取代「銀髮」、「樂齡」等稱呼。此舉引發學界及政界質疑其標準與利益關係,且故宮預算縮減恐影響國際展覽與文化交流。
2025大阪世博將至,日本能承受4000萬國際遊客嗎?遊客帶來的是千億美元的經濟機會,還是過度擁擠的城市負擔?疫情後,日本旅遊業蓬勃發展,但「過度旅遊」的爭議也隨之升溫。彭博專欄作家Gearoid ...
在忙碌的一天結束後,與五位陌生人一起用餐,藉由社交軟體「Timeleft」,我體驗到一場跨越同溫層的聚會。這不僅是尋找伴侶的場合,而是一個拓展視野、建立真實連結的機會。參與者來自不同背景,透過破冰遊戲與自我揭露,逐漸打破沉默,展開深入對話。儘管交流的 ...
卡夫卡的遺願,真的被背叛了嗎?「焚毀所有作品」的傳說,或許只是人們對這位文學巨匠的浪漫想像。事實上,他的猶豫與矛盾,才真正映照了卡夫卡式世界的荒謬與困境。班雅明形容的很好,卡夫卡的小說宛如「泥沼世界」,愈掙扎就會陷得愈深。但是卡夫卡的作品並不虛無,也不總是走投無路。其實卡夫卡的「解方」很簡單:不要執著,因為執著都不會有好下場。
共享經濟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以Airbnb為例,其興起讓旅客擁有更多住宿選擇,也讓房東獲得額外收入。然而,研究顯示,Airbnb的發展推升了台灣部分地區的房價,影響房屋供需,甚至衝擊傳統租賃市場。隨著共享經濟持續擴展,如何在創新與居住正義間取得平衡 ...
後抄襲(Postplagiarism)標誌著人類社會進入一個由人工智慧與神經技術主導的全新時代。在這個時代,科技深刻改變了我們的教學、學習和互動方式,使得傳統的抄襲概念變得過時。隨著AI與腦機介面的普及,學術誠信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並引發對倫理和責任 ...
睿家在德語上的優異表現引來德國家長探問:「你的德語程度不到B1,怎麼能教出這麼厲害的孩子?」其實,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女兒們說之所以這麼「拚命讀書」,全拜我這媽媽的「強迫閱讀」。當年,身在異鄉,我尚未融入德國社會,覺得自卑,也有對孩子淪為德語弱勢的 ...
科技的迅速演進帶來了便利與挑戰,生成式人工智慧、元宇宙與社交媒體重塑了全球互動模式,但也引發資訊壟斷、社會分裂與戰爭技術化的憂慮。哈拉瑞的分析揭示,民主的自我修正能力或許是抵禦科技失控的關鍵。當AI成為資訊網的新成員,人類須反思如何平衡創新與風險,確 ...
2024年台灣出生率再創新低,人口負增長已連續9年,凸顯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壓力。面對總人口銳減、結構失衡的挑戰,台灣政府雖提出少子女化對策計畫,但政策過於集中在提升生育率,忽視勞動力、移民及教育系統等長期應對策略。與日韓等國的綜合人口政策相比,台灣 ...
å¦‚æžœæˆ‘å•ä½ ï¼šã€Œäººç”Ÿæœ€é‡è¦çš„ä¸‰ä»¶äº‹æ˜¯ä»€éº¼ï¼Ÿã€ä½ æœƒæ€Žéº¼å›žç­”ï¼Ÿæœ€è¿‘æˆ‘åœ¨ä¸€å€‹å“²å­¸å·¥ä½œåŠä¸Šï¼Œè® ...
《擁有還是存在?》揭示了以「擁有」為中心的生命樣態如何引發孤獨與異化,並探討了科技與貪婪結合對人性的衝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讚其為「具人文價值的非凡之作」,在90年代全球銷量突破千萬。佛洛姆的洞見,從人類對AI的依賴到對幸福的錯誤追求,如何影響了我們的 ...
櫃姐當久了,也會變成客人傾吐心情的對象。某天,我遇到一個客人直衝衝往我走來,劈頭就說:「小姐,我要拿我修改的衣服。」「請問妳的名字?何時送來修改的?」「兩年前。」兩年前的衣服?我一時間愣住,這樣久的衣服早該回收了吧?為什麼兩年後又來拿回?原來是因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