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來一場神與人的心靈交會,114年閩東節慶馬祖擺暝文化祭好戲一場接一場,繼坂里十三暝後,11日橋仔村各廟迎來不少善男信女體驗神與人的鏈結,不管是求發財金還是求子嗣、改運求籤詩,對外地遊客而言都是一場難得的體驗。 農曆正月十四日(國曆2月11日)的橋仔十四暝,文化處推出神與人的鏈結活動。橋仔村有著8間寺廟,每一間寺廟供奉著數十尊神像,因此向來有「神比人多」的說法。而民眾平日生活作息與廟宇有著 ...
【記者馮紹夫報導】為活化區域經濟,馬管處推動南竿北海南營區招商,第一階段編號16、17房舍已公告招標,2月26日下午5時截止投標;馬管處表示,接續還會有3棟房舍分2案辦理招租,有興趣經營的民眾可以把握機會投標。 軍方釋出的南竿北海南營區中,目前有經結構鑑定且無使用目的,尚有5棟建築物可再利用,馬管處盼透過招商方式吸引地區業者、青年創業投入營運,活化軍方釋出營區,提供遊客優質遊憩場域。 第一階段釋出 ...
【記者馮紹夫報導】113年離島特考第一試昨(11)天榜示,總共51個缺額,有95人通過筆試進入第二階段口試,第二試口試預定3月20日(四)榜示。縣府人事處估計,整體錄取率大約在53%左右。 連江縣首次舉辦特種考試離島地區公務人員考試,報考、到考人數均創下史上最高,三等考試到考85人,到考率65.89%,四等考試126人,到考率70.79%。 一般行政:需用7人,筆試通過人數12人。 一般民政:需用 ...
因應流感疫情持續高點,社區呼吸道病原體檢出以流感病毒為多,近期逢元宵擺暝、學校開學日、氣溫下降等因素,造成可能傳播風險持續,衛生局呼籲高風險或有需要的民眾把握機會盡快接種流感疫苗。目前縣內尚有約170劑,可於門診時間逕至各鄉醫療院所接種。
縣府民社處11日上午召開連江縣114年社會救助暨實(食)物銀行服務第一次聯繫會議,共17個網絡單位與會。由處長曾玉花主持,樹德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許坋妃指導。曾玉花表示,依據社會救助法,社救組同仁持續推展社會救助補助及福利服務,針對低收(中低收)入戶提供家戶,秉持努力關懷弱勢,尊重他們的需求,希望能協助他們邁向自立為目標。
「你的症狀跟我上次生病很像,可以吃我上次剩下的藥」、「這個網站賣的減肥藥感覺蠻有效的,可以買一些來試試看」,這些日常情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這些其實都是不正確的用藥知識。為確保民眾的用藥安全,食藥署提出「正確用藥五不原則」,協助大家進一步管理自己的健康: ...
【本報訊】東引鄉慶元宵迎神活動,11日登場的是「臨水夫人」擺暝,並同時辦理食福,氣氛相當熱鬧。今(12)日元宵節,「天后宮」、「泰山府」和「狀元廟」三間廟宇,晚間將同時舉辦擺暝活動。 臨水夫人又稱「臨水奶」,一向是馬祖地區懷孕婦女崇敬的神明,被閩東地區視作生育之神,尊其為「順天聖母」。東引「臨水夫人」神像原來是安奉在天后宮中,往年都是由社頭和信眾率鑼鼓隊前往天后宮迎請神明,在南澳村落遶境後,在舊市 ...
【記者曹重偉報導】連江縣政府召開114年第4次主管週報,針對財劃法議題,縣長王忠銘再度指示各業務單位提前做好準備及因應方案,財主單位密切關注後續進展。由於流感仍在持續,現學校已開學,縣長要求教育處密切關注學生健康狀況。 縣府昨天上午召開今年度第4次主管週報,由王忠銘主持、副縣長陳冠人、秘書長張龍德、參議及縣屬一、二級單位主官或代表列席參加;會中主要討論事項包括:因應國內流感疫情,鼓勵民眾接種疫苗, ...
福澳華光大帝廟將於2月12日(農曆正月十五)舉辦「蛇來運轉樂元宵」慶典活動。為回饋信眾,廟方特別推出「添香油金祈福摸彩」活動,2月12日晚間開獎之前,每天下午1時至5時期間,民眾可至廟內廂房添香油金並領取祈福彩券,即有機會中大獎,獎品相當豐富,包括機車、電視、冰櫃、台銀蛇年套幣等,歡迎各界踴躍參與。
【本報訊】台馬長程船班停航3天後,11日早晨東引中柱港再現返鄉人潮,下船旅客數多達269人,選擇「先東」航班收假,回復正常工作、上學的生活作息。 春節前與新春期間,有超過大半的東引鄉親出走到台灣或大陸地區過年。隨著學校開學及地方一年中最盛大的迎神擺暝慶典登場,10日晚間「先東後馬」船班再湧現搭船人潮,買票到東引有269人,到南竿有225人。 中柱港11日早港船班,除了大批旅客下船之外,還有10餘部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副校長李明安11日上午率領行政處處長桑國忠、教授蔡國珍與謝玉玲等一行人,拜會連江縣縣長王忠銘,針對即將開課的「永續發展碩士在職學位學程」進行討論。王忠銘表示全力支持,建議海大與縣內各相關局處對接,開展合作交流,並熱烈歡迎海大舉辦各類活動或參與縣府推廣計畫,攜手促進馬祖地區的學術與文化發展。
為推廣馬祖四鄉五島的高齡友善環境,連江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即日起至114年10月31日止,誠摯邀請提供長者共餐的社區單位參加共餐輔導與集點競賽。活動以提升長者餐食的「衛生、均衡、美味」為目標,鼓勵社區營造更健康的共餐環境,共同邁向高齡營養新食代。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