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贞元 十六年进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 后因上表请求缉拿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秋题牡丹丛》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这首诗描绘了秋景中牡丹丛的衰败之态。通过“晚丛”“衰叶”等词语营造出了一种凋零、萧瑟的氛围。曾经艳丽的色彩和芬芳都已不再,暗示着繁华的消逝。“幽人”的出现更增添了一份孤寂之感,他与这萧条的景色相对,内心的情绪也如同这景色一般落寞。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2024年2月19日 · 白居易秋题牡丹丛原文及赏析 《牡丹·秋题牡丹丛》咏牡丹诗鉴赏 白居易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芸今已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每逢暮春时节,牡丹花盛开之际,各朝各代的
我家宅院里艳丽的山花,分别之后常常为之叹息。吟咏着你写的关于晚丛的诗,好似看到了那衰败的样子。想要知道分别后它的模样,就殷勤地多到那晚丛边去看看。
晚上牡丹丛中的花瓣被白露浸湿, 凉风吹拂着衰败的叶片,迎接清晨。 红艳的花朵已经凋零,碧绿的芬芳也消失。 两个寂寞的人坐在一起,彼此分享着心事和忧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牡丹丛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寂寞。
和乐天秋题牡丹丛 [唐] 元稹. 敝宅艳山卉,别来长叹息。 题牡丹竹 [明] 徐渭. 牡丹须绿叶,春早叶难多。. 题牡丹图 [明] 沈周. 东家牡丹不论叶,西家桑柘不论花。花前把酒酹红玉,一滴谁沾桑叶绿。
《秋题牡丹丛》(《全唐诗》432卷)就是其中一首,白诗云:“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红艳久已歇,碧芽今亦销。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诗抒写了诗人在秋露凝重之夜面对牡丹丛而产生的怅婉之情,短短六句神情毕现,元稹因之作《和乐天秋题牡丹丛》。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