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蓝子鱼 (学名: Siganus fuscescens,俗名 臭肚魚 (「肚」又作「都」)、象魚、雉魚、羊嬰、娘唉、黎猛、泥鯭)为 蓝子鱼科 蓝子鱼属 的 鱼类。 於1782年首次被 荷蘭 博物學家 馬蒂努斯·胡圖恩 描述為 Centrogaster fuscescens,模式產地為 日本 長崎。 [2]
泥猛鱼是鲈形目篮子鱼科篮子鱼属鱼类,又名褐篮子鱼、黎猛、臭肚鱼。 身体侧扁,侧面呈长椭圆形;头较小;体被小圆鳞,埋于皮下;侧线完全;尾柄细长;幼鱼尾鳍后缘浅凹形,成鱼尾鳍叉形。
藍子魚屬 (學名:Siganus),又名 臭肚魚屬,為 蓝子鱼科 現存的唯一一個屬。 Siganus 屬由丹麥動物學家Johan Christian Fabricius於 1775年描述, Siganus rivulatus 也由Fabricius於1775年描述,並指定為模式種。
褐藍子魚 (學名: Siganus fuscescens,俗名 臭肚魚 (「肚」又作「都」)、象魚、雉魚、羊嬰、娘唉、黎猛、泥鯭)為 藍子魚科 藍子魚屬 的 魚類。 於1782年首次被 荷蘭 博物學家 馬蒂努斯·胡圖恩 描述為 Centrogaster fuscescens,模式產地為 日本 長崎。 [2]
臺灣魚類資料庫臭肚魚科之科解說
2012年4月13日 · 名列毒魚榜第五的臭肚魚,俗稱象魚,是台灣北海岸冬季藻餌磯釣的三大主角之一。 試想這臭肚仔都成了討海人和釣客的口訣,顯然是常見魚種,可是為什麼鮮少在傳統市場或超級市場裡看見牠們的蹤影呢?
蓝子鱼即臭肚鱼,是一种蓝子鱼科鱼类的统称,包括1个属(蓝子鱼属 Siganus),有28个有效种。 这种鱼体型外观扁平呈椭圆型,嘴部细长口小,背鳍和臀鳍上的刺骨尖锐有毒,食物以藻类食物为主。
2023年4月27日 · 結論臭肚魚是一種臺灣特有的水產品種,既有著營養價值,也有著經濟價值。 本文從專家的角度出發,探討了臭肚魚的食用、養殖、經濟價值等方面,讓讀者對臭肚魚有更深入的了解。
香港人稱臭肚魚為「泥鯭」,本來只能算作下等價格的食用魚,不能端上喜慶宴會的大桌見客,不過也是受到漁業資源萎縮的影響,再加上新鮮的臭肚魚肉質纖維細緻爽口,無論是拿來作刺身,還是清蒸炒炸燉等料理,皆不失自然甜味,如今香港有一句俗語 ...
2012年4月17日 · 名列毒魚榜第五的臭肚魚,俗稱象魚,是台灣北海岸冬季藻餌磯釣的三大主角之一。 試想這臭肚仔都成了討海人和釣客的口訣,顯然是常見魚種,可是為什麼鮮少在傳統市 …